人民日报评论员: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原标题: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
(资料图片)
“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入阐释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对于我们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伟大的民族,有着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是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文明,形成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价值观念和文明体系。今天我们使用的汉字同甲骨文没有根本区别,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等先哲归纳的一些观念也一直延续到现在。这种几千年连贯发展至今的文明,在世界各民族中是不多见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秉持“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精神,开启了缔造中华文明的伟大实践。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互通有无、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向世界贡献了深刻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技文化艺术成果、独特的制度创造,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正是源于中华文化“天下大同”的理念,致力于促进不同国家之间交流合作。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溶化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化干戈为玉帛”“国泰民安”等理念世代相传。中国历史上曾经长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但没有留下殖民和侵略他国的记录。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率领的是当时世界最庞大的舰队,带去的是丝绸、茶叶和瓷器,而不是战争,沿途没有占领一寸土地。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二十大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进行了宏观展望,明确了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的发展目标。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我们要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5000多年发展史,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面向未来,时与势在我们一边,这是我们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始终立足自身国情和实践,从中华文明中汲取智慧,不断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我们就一定能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栏目主编:秦红 顾万全 张武
文字编辑:宋彦霖
本文作者:人民日报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日报评论员: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原标题: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
2023-06-06微动态丨国拍自产视频观看_久久国拍2017视频
1、久久与九九的区别是一个是时间概念、而一个是数字根念,所以是有区
2023-06-06总投资12亿,亚士德科技智能制造项目落户东莞樟木头-当前通讯
6月2日上午,东莞樟木头镇政府与深圳亚士德科技有限公司举行亚士德科技
2023-06-06微视频丨从一份监测报告看白洋淀水质变化-天天新要闻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刘淼5月31日上午,在白洋淀畔,“水质人”张冬
2023-06-06澳华内镜(688212.SH):减持已届满 股东谢天宇累计减持54.24万股
格隆汇6月6日丨澳华内镜(688212 SH)公布,公司于2023年6月6日收到公司
2023-06-06每日热文:发生工伤后员工在多久内可以申报工伤
发生工伤后员工在一年内可以申报工伤,用人单位在一个月内申请。申报工
2023-06-06柬首相警告美英澳核潜艇合作是危险军备竞赛的开始,中方回应_天天快消息
6月6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报道,柬埔
2023-06-06每日热门:医保划入金额标准2023 70岁的人要比60岁的人,多划入200元吗?
凡是缴纳职工医保的参保人员和退休人员,基本上都是有医保返还金的,而
2023-06-06天天精选!业内人士:当前市场调整已使REITs产品价值显现,积极看好中国公募REITs的发展
业内人士:当前市场调整已使REITs产品价值显现,积极看好中国公募REITs
2023-06-06最新消息:提高公积金月提取额,守护好每个租房者的安居梦 | 新京报快评
资料图。图 新华社据新京报报道,为了帮助缴存人减轻租房负担,为其提
2023-06-06X 关闭
X 关闭
- 最新全国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名单:全国现有高中风险地区15+64个(统计时间:5月19日6时)
- 北京疫情最新消息|5月18日北京新增50例本土确诊病例和5例无症状感染者
- 上海疫情最新消息|5月18日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82例和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37例
- 郑州限号|今天是2022年5月19日,郑州限行尾号是4和9
- 发码总数超68万!郑州市“场所码”覆盖精度再提升
- 郑州发布100号通告:调整封控管控区域
- 【“郑”在抗疫】郑州互联网企业开展爱心购瓜网络公益活动
- 10岁顽童因“想妈妈”爬楼顶,暖心民警化身“心理医生”解心结
- 洛阳馨悦社工:以微薄之力让社区更安全
- 平顶山新华区对4名违反疫情防控有关规定人员依法处理